腠理不固
什么是腠理不固
?
腠理泛指皮肤、肌肉、脏腑的纹理及皮肤、肌肉间隙交接处的结缔组织。腠理的疏密影响着汗孔的开合和汗液的排泄。在正常情况下,卫气充盈于腠理之中,控制和调节腠理之开合。若腠理紧密则汗孔多闭,故体表无汗;若腠理疏松则汗孔多开,故体表有汗。所以,腠理的疏密直接影响到汗液的多少,调节人体的津液代谢和体温的高低。在病理情况下,若腠理开,则令汗出,可致伤津脱液。
详细介绍
疾病检查:
表证的一种类型。指卫外的阳气不足,腠理不固而出现的症候。其表现除有表证症状外,以自汗或汗出恶风、脉浮缓无力为特点。 1、汗证与生理性多汗、出汗是人体的正常生理现象,在天气炎热、穿衣过厚、高温环境、渴饮热汤、情绪激动及紧张时、劳动奔走等情况下,出汗量明显增加,都属于生理性多汗;而汗证为阴阳失调,腠理不固,汗液外泄所致汗出异常增多,且不因外界环境因素而出现的多汗。 2、自汗与盗汗:自汗为不因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在白昼时汗出增多者,动则益甚;盗汗则为寐中汗出,醒来汗可自止者。《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自汗证治》即对自汗、盗汗作了鉴别:“无问昏醒,浸浸自出者,名日自汗;或睡者汗出,即名盗汗,或云寝汗。”从病理上,自汗多属气虚不固,盗汗则多为阴虚内热如《丹溪心法》所概括的:“自汗属气虚、血虚、湿、阳虚、痰,盗汗属血虚、阴虚”,但《景岳全书·汗证》认为:“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也。” 3、战汗、脱汗与黄汗:战汗发生于急性热病过程中,症见发热烦渴,突然全身恶寒战栗,继而出汗,而热势逐渐下降,多因正气拒邪,此时若正胜邪退,则属疾病趋于好转之象。脱汗发生于病情危重之时,由于正气欲脱,阳不敛阴,以致汗液大泄,表现为大汗淋漓或汗出如珠,常常同时伴有声低息短、精神疲惫、四肢厥冷、脉微欲绝或脉散大无力等症状。黄汗则以汗出色黄如柏汁,染衣着色为特点,是因湿热内蕴所致。 自发性多汗症的主要病机为阴阳失调,腠理不固,津液外泄,以虚证为多见,治当辨明阴阳气血之所偏而补之、调之,审其病位之所在,以益气养阴、固表敛汗为其治疗原则;属实证者,当以祛邪为要,以化湿泄热、祛痰化瘀为治疗原则;对虚实夹杂者,则应根据虚实的主次而适当兼顾。临证时根据不同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施治,总以调理人体阴阳平衡、调和营卫、扶正祛邪为要则,在辨证论治同时可酌加麻黄根、浮小麦、糯稻根、五味子、瘪桃干、龙骨、牡蛎等固涩敛汗之品,以增强止汗的作用。
疾病治疗:
西药治疗自发性多汗症,主要为对症治疗,选用抗胆碱药和镇静剂等,对有病因可查者,同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预防预后:
腠,又称肌腠,即肌肉的纹理,或肌纤维间的空隙。理,皮肤纹理,即皮肤上的缝隙。腠理,是渗泄体液、流通气血的门户,有抗御外邪内侵的功能。腠理与三焦相通,三焦通行的元气和津液,外流入于腠理,以濡养肌肤,并保持人体内外气液的不断交流。腠理有时又被视为汗孔。腠理是外邪入侵人体的门户。腠理致密可提高人体抗病能力,防止外邪入侵。若腠理疏松或腠理不固,则风寒外邪易于侵袭人体,发作感冒等病证。腠理闭郁,则毛窍闭塞,肺气不宣,卫气不得外达,在表的风寒之邪难出,可引发恶寒发热、无汗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