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现丝虫病
什么是常现丝虫病?
常现丝虫病,又称常现棘唇线虫病,系由常现丝虫寄生于体腔(胸腔、腹腔和心包)、肠系膜、肾周围或腹膜后组织所致的寄生虫病。本病通过库蠓叮咬传播。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常现丝虫病可长期寄生而不产生症状,但有些病例可出现多种临床症状,包括血管神经性水肿,与罗阿丝虫卡拉巴肿相似,有头痛,关节痛,神经精神症状,肝脾肿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严重者可出现心包炎,甚至心力衰竭。
疾病检查:
应与盘尾丝虫病、欧氏丝虫病相鉴别。做虫种鉴别,如厚血片染色检查法。也可通过临床变现鉴别,如盘尾丝虫病的临床特征为眼部损害。
疾病治疗:
1.药物治疗 甲苯达唑疗效较好,2次/天,连服30天。也可采用甲苯达唑和左旋咪唑联合疗法,分次服用,疗程10~14天。乙胺嗪对常现丝虫成虫和微丝蚴作用不够满意,常需几个疗程,2~3周为1个疗程。 2.手术治疗 对于丝虫感染后期水肿、心包炎严重者可施外科手术治疗。
预防预后:
常现丝虫雌虫长,宽为(70~80)mm×120μm,雄虫长,宽为45mm×60μm,微丝蚴长,宽为200μm×4μm,无鞘膜,无规则的周期性。常现丝虫叮咬人体吸血时,常现丝可被吸入,约经7天在体内发育为感染期幼虫,当常现丝虫再次吸血时,感染期幼虫即自喙逸出至人体皮肤上,经吸血创口而侵入人体,在人体内约经1年发育成熟,成虫移行于皮下结缔组织而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