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性性近视
什么是变性性近视?
变性性近视亦称病理性近视(pathologic myopia),是指患者在中年之后,眼底出现的种种退行性变性。轴性近视超过6.00D者,称为高度近视(excessive myopia)。患者中年之后,眼底出现种种退行性变性者,称为变性近视。不是所有高度近视都会发展成变性近视,变性近视亦偶见于非高度近视眼,所以变性近视与高度近视之间虽有非常密切的相关性,但亦有所不同。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视力减退,不能满意矫正。视力减退的原因,系视网膜神经上皮层的广泛萎缩。黄斑出血可使视力突然进一步损害。Fuchs斑及黄斑萎缩斑形成后,引起视力不可逆性恶化。玻璃体液化混浊产生飞蚊症。玻璃体有不完全后脱离时,可因视网膜受到不全脱离处的牵引而发生闪光感。 1.豹纹状眼底 整个眼底略呈暗灰色,加上脉络膜因弥漫性萎缩,毛细血管层及中血管层血管减少或消失,橘红色大血管层血管暴露,使眼底呈豹皮样。 2.视盘倾斜与近视弧 由于高度近视眼球壁后部向后凸出,视神经斜向进入球内。视盘一侧(大多数为颞侧)向后移位,使视盘在检眼镜下失去正常的略呈竖椭圆形而成显著的竖(或横向、斜向)椭圆形,甚至如簸箕状。与其向后移位侧相连接处有新月形斑,称为近视弧。近视弧对侧视盘缘略呈棕色、境界模糊、嵴状隆起的向上牵引弧。伸展性近视弧内侧白色,为巩膜暴露,外侧为浅棕色,为色素上皮层消失、脉络膜暴露所致。近视弧外侧境界清楚,但往往与后极部萎缩区连成一片。近视弧在大多数病例位于视盘颞侧,亦有位于颞上或颞下方。更为少见的是位于鼻侧或下侧,前者称之为逆向性近视弧;后者称为Fuchs弧。当颞侧近视弧向外、向上、向下不断延伸时,可以环绕于整个视盘周围,是为视盘周围脉络膜视网膜萎缩。 3.黄斑出血与Fuchs斑黄斑出血 为脉络膜(新生血管或无新生血管)的出血。暗红色,一般为圆形,大小及数量不定。多见于黄斑或其附近视网膜血管下方。同一位置反复出血,可使色素增生而导致Fuchs斑形成。 典型的Fuchs斑呈圆形或椭圆形,境界清晰,微微隆起。大小为0.3-1PD,黑色,有时在黑斑的边缘可见出血。病变过程中,黑斑可以扩大或缩小,形态与颜色亦可有所改变,甚至分解成散在的色素点,但不会完全消失。Fuchs斑见于单眼或双眼,也偶有在一眼的眼底中见到2个黑斑。 4.后极部萎缩斑及漆裂纹样损害 脉络膜视网膜萎缩斑呈白色或黄白色。圆形或地图状。大小、数量不等,孤立或融合成大片。大片萎缩斑可与视盘周围萎缩连接,成为包括视盘和黄斑在内的巨大萎缩区。萎缩斑内或其边缘常有色素堆积,有时还可见到残留的脉络膜大血管。黄斑萎缩及其附近,常可见到分支状或网状的白色或黄白色线条,线条与眼底血管样线条相似,宽窄不一,边缘不整齐或呈锯齿状,类似旧漆器裂纹,故称漆裂纹样损害。 漆裂纹样损害好发于黄斑及视盘至黄斑之间,是该处Bruch膜皲裂处色素上皮萎缩所致,FFA为透见荧光。 5.黄斑囊样变性与黄斑裂孔 检眼镜下,黄斑可见一个境界清楚的圆形红斑,直径为1/3-1/2PD。红斑周围邻接处视网膜稍带灰色,如果伴有局限性脱离其周围有反光圈。裂隙灯显微镜下,若为囊样变性,则光切面有一菲薄的前囊壁切线;若为裂孔,则此线中断。裂孔外壁切线与周围视网膜面切线有错位。 6.后巩膜葡萄肿 眼球后段巩膜过度延伸,后极部可发生局限性扩张,形成后葡萄肿。检眼镜下后葡萄肿如皿状或火山口状凹陷,边缘可为斜坡形,亦可急剧陡峭,视网膜血管在边缘处呈弯曲爬行。后葡萄肿底部与其边缘部的屈光度相差颇大,这种屈光度的差异,是诊断后葡萄肿的一个重要依据。 7.周边部视网膜囊样变性及格子样变性 常见于锯齿缘附近,充分扩瞳后用双目间接检眼镜或三面镜检查较易发现。囊样变性呈圆形或类圆形红色。在视网膜灰白色萎缩病灶的背景衬托下,境界清楚。萎缩性病灶周围,还有交叉成网状由视网膜末梢小血管白线化形成的白色线条,称为格子样变性(lattice degeneration)。囊样变性破裂,形成视网膜裂孔。 8.玻璃体液化混浊 玻璃体凝胶体解聚液化,有些部分浓缩成灰白色膜样或条索状混浊。在裂隙灯显微镜光切面检查下,混浊物漂浮于玻璃体腔内。玻璃体液化可引起玻璃体前、后脱离,以后脱离为多见。 并发症: 1.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变性的液化混浊与视网膜囊样、格子样变性等变性引起火罐网的裂孔,两者相互作用,导致视网膜脱离。临床上,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病例中有很大部分并发于变性近视。 2.青光眼 近视伴有青光眼者约为14%http://www.huoguan.com,但由于变性近视眼巩膜硬度低,从而测得的眼压偏低;近视眼视盘的异常不能见到典型的青光眼杯状凹陷;视力及视野的改变亦易被近视所蒙蔽,所以容易漏诊 3.并发性白内障 多见于中年后的变性近视。常表现为晶状体核的棕色混浊(核性白内障),亦可表现为晶状体后囊下皮质混浊。核性白内障因晶状体屈折率增强而使近视程度进一步加深。
疾病检查:
检查 无特殊实验室检查,其它辅助检查: 1.B超检查可明确眼轴的长度,了解轴性近视程度。 2.电脑及散瞳验光,了解屈光度情况火罐网。 3.出现漆裂纹样损害时,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可出现透见荧光;眼底出血时可见到荧光遮蔽现象 4.吲哚青绿造影可发现脉络膜新生血管。 诊断: 根据病人近视的发展过程及近视程度,同时根据眼底的典型改变http://www.huoguan.com,确诊并健康搜索不困难。 鉴别诊断: 高度近视黄斑病变根据其高度近视眼史健康搜索,眼底有典型的豹纹状,视盘近视性弧形斑和黄斑的典型变性改变诊断并不困难。但有时要与眼弓形虫病尤其静止期或先天性者区别。眼弓形虫病虽属葡萄膜炎,但往往无前部炎症,仅有后部葡萄膜的病变,好发部位也位于后极部,在静止期或先天性可仅表现为黄斑区陈旧萎缩性圆形病灶,其周围可伴有色素沉着,类似高度近视的萎缩性病灶。但弓形虫病患者有猫、狗等动物接触史另外可用皮肤实验和血清学试验证明。最后还可用诊断性治疗。眼弓形虫病对磺胺、米诺四环素(minocycline)、克林霉素(clindamycin)联合激素治疗,可有显著疗效。 在老年人高度近视黄斑病变表现为伴有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机体瘢痕时,要与老年性黄斑变性鉴别火罐网一般前者脉络膜新生血管膜较小且近中心,而后者常伴眼底动脉硬化或高血压性改变。且除了盘状瘢痕外还可有早期老年性盘状病变的改变,如单个或融合的玻璃膜疣、色素上皮浆液性或出血性脱离等改变
疾病治疗:
目前为止,尚无肯定的有效治疗,曾试用抗衰老及改善脉络膜循环的中药九子还睛煎冲剂,让患者持续3~5年内服,对延缓病变继续恶化方面有一定效果。维生素A、D、E、C,葡萄糖酸锌及碘制剂等亦可试用。应用异体同种巩膜或其他材料作眼球兜带术即后巩膜加固术,以期阻止后部巩膜进一步延伸,远期疗效尚难肯定。 有人认为后巩膜加固术可阻止眼轴进行性延长和巩膜葡萄肿的进展,起到稳定近视度数,阻止和改善黄斑部视网膜变性的发生和发展,增加视网膜、脉络膜的血液循环而起到改善视锥细胞,双极细胞及其他细胞的功能、挽救视力的作用对黄斑部视网膜下新生血管,在中心凹处时可做激光(氪激光或氩激光)治疗,但远期疗效不佳。
预防预后:
遗传已被确认为主要因素。Guggenheim等对变性近视同胞间的患病率和双亲与子代间的遗传情况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明显高于低度近视,说明遗传在变性近视的发病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除遗传外,后天环境如全身健康状况、生活环境、个人习惯、长期从事近距离用眼工作等,均可助长近视程度的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