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所致的心包积液
什么是癌症所致的心包积液?
癌症所致的心包积液主要由于心脏发生肿瘤或受到周围肿瘤侵犯引起心包内液体渗出。临床上恶性心包积液并不十分常见。但由于其可致急性心脏压塞和死亡而受到临床重视。大量的尸体解剖研究证明其发生率很高。同时合并心包和心脏转移的发生率为0.1%~2 1%。根据现有的尸解资料,心包单独受累者占45%,心肌单独受累者占32%,而同时累及心包和心肌者占22%。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许多癌症所致的心包积液无症状。症状的出现与积液的速度有关。如果发病缓慢,积聚1000ml的液体可以没有症状;如果积液发生快速,250ml液体也可产生症状。 癌症所致的心包积液的症状有呼吸困难、咳嗽、胸痛、端坐呼吸、心悸、虚弱、疲乏无中、头晕、心包填塞等是一组最严重的综合征,表现为焦虑、胸痛和呼吸困难,特点是直立位时症状可大部缓解。另外尚可有面色灰暗并多血质,内脏淤血引起的消化道症状等。无心包或心肌转移症状者,常无明显体征。体检时应注意有无颈静脉怒张、心脏扩大、心音遥远、心包摩擦音及心律不齐等。肝脾肿大和腹水是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表现。心包填塞者常有奇脉、血压偏低、心动过速伴心音微弱等。肝颈反射可能阳性。
疾病检查:
癌症所致的心包积液的诊断检查: 1)癌症所致的心包积液的影像学检查 直立前后位胸部X线片上,心影外形有改变时.如伴有症状,应考虑心包转移的可能性。但胸部X线平片正常.并不能完全排除心包积液的存在。典型的X线表现是心影扩大呈所谓“水壶状心”,正常的心包轮廓膨胀或消失。某些难以检出的积液,如肺癌肺切除以后的心包积液,CT可更容易地发现。CT检查时如有下列表现,应怀疑为恶性心包疾患者:CT上表现为高密度的心包积液;同限性或弥漫性心包增厚;发自心包或邻近心包的肿块;心脏旁肿块与心脏或心包之间正常组织界限平面消失。在快速确定并定量恶性心包积液时,超声心动图(ECHO)是最省时、最精确、非侵入性的诊断方法。另外,可在ECHO监测下完成心包置管。 2)癌症所致的心包积液的心电图 肿瘤性心包炎的心电图改变包括心动过速、早搏、QRS低电压及非特异性ST段及T波改变。对心包积液进行适当处理后,这些心电图改变即可消失。 3)超声心动图是迅速诊断心包积液可靠、无创的检查方法,可以准确发现渗出液、吸气时右心室直径增大、右心塌陷等改变,同时可以诊断和评估左右心室功能、右室和右房舒张能力的减少情况。 4).纤维心包镜 纤维心包镜可以直接观察心包腔脏层和壁层的病变,同时可以进行活检,还可以进行引流、冲洗和心包腔给药治疗。 5).癌症所致的心包积液的心包穿刺术 在超声引导下经皮心包穿刺,对恶性心包积液的诊断率高,并发症少,且能迅速缓解填塞症状。心包穿刺危险性的大小取决于积液量和积液的位置,常规穿刺方法无法抽取位置靠后的局限性积液。ECHO监测下穿刺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如心脏刺伤、室性心动过速及张力性气胸等。应用心包穿刺术行细胞学诊断,血性积液细胞学检查结果常为阳性(尤其是肺癌),有癌性心包积液者细胞学检查80%~90%可查到癌细胞。然而,细胞学检查假阴性率很高,所以,即使结果阴性,并不能完全排除恶性肿瘤的诊断。淋巴瘤患者接受纵隔照射后,经常发生迟发性的渗出性、缩窄性心包炎。霍奇金淋巴瘤放疗后,放射性心包积液的发生率为3 1%。这类患者的细胞学检查常为阴性,但需处理积液及由缩窄引起的症状。
疾病治疗:
癌症所致的心包积液的治疗概要: 癌症所致的心包积液对症治疗。针对肿瘤进行手术、放疗、化疗等。心包腔引流及注入化疗药物或硬化剂是治疗恶性心包积液最常用的方法。 癌症所致的心包积液的详细治疗: 1.癌症所致的心包积液的对症治疗 (1)心包穿刺引流:97%的患者成功引流后症状立即缓解,但50%会复发,需要再穿刺;可以通过放疗、化疗、手术、心包注射硬化剂等预防复发,常用硬化剂有多西环素、博莱霉素和塞替哌等。 (2)扩充血容量及给予升压药物:以维持血压。 (3)吸入适当浓度的氧:缓解肌体缺氧状态。 (4)利尿治疗: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 2.癌症所致的心包积液的病因治疗 针对肿瘤进行手术、放疗、化疗等,肿瘤得到治疗的同时,心包积液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控制。恶性心包积液一般反复发作,心包穿刺抽液后很快又出现复发。目前治疗方法有 (1)全身化疗。对化疗敏感的恶性肿瘤,如恶性淋巴瘤、白血病等需结台全身标准化疗方案化疗。 (2)放射疗法。尽管以往对多种组织学类型的恶性肿瘤引起的心包积液均常用放射治疗.但最适于放疗的是由淋巴瘤所致的心包积液。推荐剂量为200~800cGy,2~3周为1个疗程。 (3)外科治疗。大多数癌症所致的心包积液患者经心包内紧急插管,可缓解心包填塞症状,同时也是手术治疗的适应证。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有下列情况时应考虑手术治疗:渗出性心包炎对放疗或心包内治疗无效,或需反复心包穿刺者。另外,经心导管血流动力学检查证实.缩窄性心包炎系放射所致或肿瘤性心包收缩造成.并且预计可能长期生存者,应行心包切除术。心包切除方式对恶性肿瘤患者的术后生存期似乎没有任何影响。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期受肿瘤细胞类型的影响:肺癌术后平均生存期3.5个月,乳腺癌9.3~18.5个月,而淋巴瘤大约10个月。 (5)心包腔引流及注入药物。心包腔引流及注入化疗药物或硬化剂是治疗恶性心包积液最常用的方法。氮芥、塞替派等均用于心包腔内注入,但可引起严重疼痛并具有骨髓抑制毒性。四环素常需多次滴注以保证疗效,有效率为75%,不良反应有轻度发热、心律不齐和疼痛。5-Fu、博来霉素、顺铂及长春花碱也用于局部滴注。心包穿刺留置管可成功留置数日至数周无感染,持续引流的导管堵塞现象明显高于间断滴注者。 (1)心包穿刺抽液:心包穿刺抽液是治疗心包积液的有效手段。大量癌症所致的心包积液患者多有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经一次心包穿刺抽液后,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可得到及时缓解,但几日后,大部分患者心包积液量叉增多,需多次穿刺。穿刺抽液治疗心包积液治愈率不高的原因可能与术者担心一次性迅速排空心包积液致静脉回流剧增,可能诱发肺水肿、急性右心衰,以及心包穿刺抽液后期积液减少时,穿刺针体或针尖会碰到跳动的心脏,容易损伤心尖区有关,致使抽液不彻底。
预防预后:
癌症所致的心包积液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1.引起心包积液的常见肿瘤乳腺癌、肺癌、纵隔淋巴瘤、白血病、恶性黑色素瘤、心脏原发肿瘤等。积液积累量与心包延伸性受限程度决定了血流动力学改变,从而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如果并发出血,可以迅速引起心脏压塞。威胁生命。主要由于癌细胞广泛扩散转移.侵犯心包壁层和(或)脏层,导致毛细血管网损害,渗液增多而吸收障碍,终致血液渗出。癌细胞可产生奎宁、组胺、前列腺素E2和蛋白酶等介质。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有报道称,出血以腺癌及大细胞癌转移至心包者最多,而以心包积液为首发症状就诊者较少见。 2.癌症所致的心包积液和心脏压塞在肿瘤治疗过程中,药物、放射线对心脏的损伤或手术创伤均可引起心包积液和心脏压塞。化疗药物引发心包积液十分罕见,但临床上已有一些报道,如白消安、阿糖胞苷、维甲酸类等;放射治疗过程中,由于肿瘤位于心脏周围,心脏受到过量的放射线损伤,可以引起放射性心包炎,液体渗出.引发心包积液和心脏压塞;手术创伤同样可以导致心包内液体渗出,心包积液,出现相应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