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所致的感染
什么是癌症所致的感染?
癌症所致的感染是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粒细胞减少症、细胞免疫低下、体液免疫低下以及脾切除等均是感染的易患因素:此外,黏膜或皮肤的损坏、住院时间的延长、缺乏运动、营养不良、神经功能紊乱、体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体内置化疗泵等和肿瘤的局部影响均有导致感染的危险。癌症患者的细菌和真菌感染绝大多数是条件致病菌感染,住院时间的延长和抗生素的应用使耐药菌株增多。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1)癌症所致的感染的症状。一般症状如疲劳、乏力或其他的非特异性的轻弱的表现;与特定器官相联系的局部表现,如肺部感染时咳嗽咳痰,腹部感染时腹痛腹泻,尿路感染时尿频尿急等。 (2)癌症所致的感染的体征。①发热是感染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注意要与肿瘤的区别。对虚弱的或老年的患者,感染时体温常并不升高。②一些特殊的感染常表现有低血压和休克,常为革兰阴性菌感染引起。③心动过速,新出现的或不能解释的心动过速要怀疑感染的可能。④出现炎症反应表示感染存在。但是.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感染时常不出现正常的炎症表现,此时,
疾病检查:
癌症所致的感染的诊断检查: 详细的体格检查,特别要注意口咽、肛周、皮肤等部位。 (1)培养。①通常培养物来源包括任何可能感染的部位,所有的采集标本应行细菌学检查。。②血,至少需要两组培养皿(一组包括一个厌氧皿和一个需氧皿),留置中心静脉导管,除留取。血标本外,需剪取导管另做标本。③尿液,最好用清洁的导尿管或在膀胱镜下采集尿标本。必要时可采用细针膀胱穿刺。④痰,在漱口后自然地咳出深部痰;患者如果没有痰液,可以用3%的生理盐水雾化吸入,以产生和增加痰液量。⑤脑脊液,有神经系统检查异常时应行腰椎穿刺。脑脊液须行革兰染色、细菌和真菌培养、细胞计数、糖(同时测定血清糖定量)和蛋白定量及细胞学检查等。⑥大便,梭状芽胞杆菌是导致腹泻的最常见的产毒素厌氧菌。沙门菌和李斯特苗则是院内感染致腹泻和败血症常见原因。志贺菌属、弯曲杆菌属、侵袭性大肠杆菌,变异沙门菌感染导致患者腹泻。癌症所致的感染的患者腹泻还需排除寄生虫感染。⑦病毒培养,肿瘤患者中,病毒感染的发病率及病死率日益增加,主要感染源有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和巨细胞病毒。 (2)癌症所致的感染的影像学检查。 1)X线片:任何怀疑有癌症所致的感染的患者都应进行常规胸片检查。为寻找感染灶,有必要进行鼻窦摄片。对发热的粒细胞减少患者进行牙齿摄片以发现牙尖脓肿很有必要。 2)CT:CT扫描胸部、腹部、脑、鼻窦、头颈、脊柱和其他区域对感染的诊断是有帮助的。 3)B超:当怀疑有感染性心内膜炎时可以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比常规的超声心动图更敏感,但它具有侵袭性。常规B超对腹水、胆囊炎、肝脏和胰腺疾病的诊断较有价值。 (3)癌症所致的感染的其他检查。 1)侵袭性检查:对怀疑有感染的患者,根据感染部位选择支气管灌洗、皮肤活检、肺活检、骨髓活检、经皮肝穿刺活检等。 2)实验室检查:对感染或怀疑有感染的患者要行血细胞计数、肝功能、尿常规和血沉等检查。
疾病治疗:
癌症所致的感染的治疗概要: 癌症所致的感染要洗手和戴口罩,保护性隔离等其他措施。要对身体的分泌物进行培养。抗生素、抗病毒药、抗真菌药、抗寄生虫药、免疫等治疗。首选联合应用抗生素治疗。少患者通常还是选用两种均敏感的抗生素。 癌症所致的感染的详细治疗: 癌症所致的感染的预防: 1.环境因素 ①洗手和戴口罩。②保护性隔离,包括患者住层流室。最近的一项随机试验证明,保护性隔离与不进行保护性隔离在并发感染上无显著性差异。③其他,新鲜水果蔬菜及日常食物中含有大量的细菌,要注意进食加热过的食物,水果要去皮吃。另外,处于危险期的患者要尽量少去公共场合,不接触刚接种的儿童及其他患病的人。 2.微生物培养 即使没有癌症所致的感染的迹象也要对身体的分泌物进行培养,以便在发生情况时能准确地分析病情。 3.预防性用药 (1)抗生素。①肠道不吸收药物,临床试验验证口服肠道不吸收药物不能起到预防作用。②哇诺酮类药物,使用诺氟沙星和环丙沙星能降低粒细胞减少的癌症所致的感染机会。化疗前常规使用诺氟沙星200mg静滴,每日2次,以预防感染。但由于耐药的发生率很高,应减少此类药物的使用。因为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此类药不被推荐在儿童中使用。③磺胺类药物,由于有潜在的骨髓毒性及其他的不良作用,这类药物不用于感染的预防。④第三代头孢类药物,非常有效的药物,但临床试验的结果显示此类药耐药的发生率增高,限制了临床使用。 (2)抗真菌药。在一项临床试验中证明每日450mg的氟康唑治疗能降低局部或全身性的真菌感染。但综合众多的文献,目前用氟康唑进行真菌感染的预防还是有争议的。 (3)抗病毒药。阿昔洛韦静注(6.25mg/kg,每日2次)或口服(200~400mg,每日3~5次)能预防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同样阿昔洛韦也能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在骨髓移植后1个月内静脉高剂量(12.5mg/kg,每日3次)应用能降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发生率。静脉用阿昔洛韦对所有的疱疹病毒都育治疗作用,对骨髓移植患者也能降低巨细胞病毒的感染率。 (4)抗寄生虫药。磺胺甲唑一甲氧苄啶能预防卡氏肺囊虫感染.每月1次治疗的丙烷咪气雾剂也有预防作用。对来自肠类圆线虫感染流行地区的患者在进行免疫抑制治疗前必须进行大便培养及治疗。 (5)免疫。对癌症所致的感染的患者进行预防接种,应用生物反应调节剂,如输注免疫球蛋白、单克隆抗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免疫球蚩白等都能降低患者感染的发生率。 (6)其他。粒细胞减少癌症所致的感染的患者静脉导管最好每72h更换1次;应尽量避免通过直肠测体温,使用直肠栓剂及不必要的直肠检查:另外,还应鼓励患者尽量下床活动等。 癌症所致的感染的治疗: 1.癌症所致的感染的经验治疗 24h 2~3次口测体温超过38℃或1次超过38.3℃表明有感染存在。中性粒细胞小于0.5×10^9L,需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如果患者无粒细胞减少,则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以决定是否要用抗生素预防。在粒细胞减少时,在感染初期迅速应用抗生素能降低病死率。首选联合应用抗生素治疗。联合应用的优点是增加对各种细菌感染治疗的有效率。但是。联合用药不能降低耐药的发生率,而且不良反应也增加。 (1)推荐方案。常用的方案是β内酰胺类药如青霉素或头孢他啶联合氨基糖苷类药物如妥布霉素。庆大霉素目前不常用,如果对a一内酰胺类药有严重的过敏反应,那么推荐亚胺培南单药或联合妥布霉素。 (2) β内酰胺类药联合。优点是能避免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肾毒性和耳毒性。但这个方案对许多存在交叉耐药的革兰阴性菌无效。由于细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特别是妥布霉素和阿米卡星产生耐药的过程非常缓慢,β内酰胺类药联合的抗菌谱较β内酰胺类药联合氨基糖苷类的抗菌 (3)疗程。如果持续粒细胞减少,则抗生素一般要连续用14d,即使治疗中体温已正常。当患者中性粒细胞已超过0.5×10^9/L并且热退,抗生素应用至热退后3d。 (4)癌症所致的感染的抗真菌治疗。粒细胞减少患者应用广谱抗生素超过3~5d后发热仍然不退,要考虑抗真菌治疗。两性霉素B是抗真菌治疗的首选药物,起始剂量每日0.5~0.6mg/kg,输注时间超过2h。脂质体制剂或静滴时同时加用脂肪乳剂可减少反应的严重性。一般最小的总剂量为500mg。咪唑类衍生物如氟康唑、酮康唑和依曲康唑尚不能替代两性霉素B的作用。 (5)氨基糖苷类药物的剂量。妥布霉素的初始剂量是2~3mg/kg,阿米卡星是8~10mg/kg。多中心的随机试验结果显示:阿米卡星20mg/kg每日1次给药的方案疗效较高,而毒性并不比每日3次的给药方法(6.5mg/kg,每8h 1次)高。 (6)革兰阳性菌。万古霉素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有效。 (7)其他。军团菌感染引起肺炎,可用磺胺甲唑一甲氧苄啶或红霉素。有牙龈炎或肛周压痛,可用甲硝唑或克林霉素。 2.癌症所致的感染的治疗策略 (1)一般原则。培养物送检结果出来后必须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治疗方案。革兰阴性菌感染,虽然可单药选用头孢他啶或亚胺培南治疗,但对粒细胞减少患者通常还是选用两种均敏感的抗生素。革兰阳性菌感染用一种抗生素。 (2)特殊癌症所致的感染。 1)导管相关败血症。此类感染的病原菌以葡萄球菌为主,明确诊断后去除留置导管,长期抗生素治疗。在经过3~4周治疗后大约有70%~80%的革兰阳性感染(如表皮葡萄球菌)能治愈:但革兰阴性菌感染治愈的可能性低于30%~50%;当发生真菌或皮下感染时,最主要的治疗是去除留置导管。 2)念珠菌感染。粒细胞减少癌症所致的感染的患者三处或以上不同部位(非血培养)培养出念珠菌,要考虑播散性念珠菌菌病的可能。如果从血标本中培养出念珠苗,行抗真菌治疗,如果患者同时留置导管,应拔除导管。患者出现皮肤病损,如皮下结节,需活检,并考虑是否是播散性念珠菌病。治疗首选药物是两性霉索B,一般的在念珠菌血症或播散性念珠菌病患者总剂量≥50Omg.而在留置导管引起念珠菌感染的患者在拔除导管后总剂量150mg即可。并用氟胞嘧啶常有协同作用。 3)曲霉菌感染。肺侵犯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但粒细胞减少的患者还会出现大血管的血栓形成或广泛的播散性感染。在早期及时治疗能降低病死率.两性霉素B的推荐剂量是每日1.0~1.5mg/kg,总剂量为2.0g。 4)单纯疱疹病毒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早期进行治疗癌症所致的感染有助于预防疾病播散。在免疫受损但肾功能正常的患者单纯疱疹感染时阿昔洛韦的剂量为6.25mg/kg,每8h 1次,静脉注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时阿昔洛韦的剂量为12.5mg/kg,每8h 1次。若口服阿昔洛韦,则血药浓度是静脉用药的25%左右,因此在癌症患者不推荐口服阿昔洛韦治疗单纯疱疹病毒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生物反应调节剂的应用:①粒细胞输注,经临床试验验证.输注粒细胞对患者没有益处,通常不被推荐。②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粒一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临床试验表明G—CSF/GM—CSF能显著缩短化疗所致粒细胞减少的时间和提高粒细胞下降的低点,但对患者的生存期无影响。显示G—CSF/GM—CSF使发热及相伴的抗生素应用减少50% 。 1.癌症所致的感染的环境因素 ①洗手和戴口罩。②保护性隔离,包括患者住层流室。最近的一项随机试验证明,保护性隔离与不进行保护性隔离在并发感染上无显著性差异。③其他,新鲜水果蔬菜及日常食物中含有大量的细菌,要注意进食加热过的食物,水果要去皮吃。另外,处于危险期的患者要尽量少去公共场合,不接触刚接种的儿童及其他患病的人。 2.微生物培养 即使没有癌症所致的感染的迹象也要对身体的分泌物进行培养,以便在发生情况时能准确地分析病情。 3.癌症所致的感染的预防性用药 (1)抗生素。①肠道不吸收药物,临床试验验证口服肠道不吸收药物不能起到预防作用。②哇诺酮类药物,使用诺氟沙星和环丙沙星能降低粒细胞减少的癌症患者感染机会。化疗前常规使用诺氟沙星200mg静滴,每日2次,以预防感染。但由于耐药的发生率很高,应减少此类药物的使用。因为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此类药不被推荐在儿童中使用。③磺胺类药物,由于有潜在的骨髓毒性及其他的不良作用,这类药物不用于感染的预防。④第三代头孢类药物,非常有效的药物,但临床试验的结果显示此类药耐药的发生率增高.限制了临床使用。 (2)抗真菌药。在一项临床试验中证明每日450mg的氟康唑治疗能降低局部或全身性的真菌感染。但综合众多的文献,目前用氟康唑进行真菌感染的预防还是有争议的。 (3)抗病毒药。阿昔洛韦静注(6.25mg/kg,每日2次)或口服(200~400mg,每日3~5次)能预防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同样阿昔洛韦也能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在骨髓移植后1个月内静脉高剂量(12.5mg/kg,每日3次)应用能降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发生率。静脉用阿昔洛韦对所有的疱疹病毒都育治疗作用,对骨髓移植患者也能降低巨细胞病毒的感染率。 (4)抗寄生虫药。磺胺甲唑一甲氧苄啶能预防卡氏肺囊虫感染.每月1次治疗的丙烷咪气雾剂也有预防作用。对来自肠类圆线虫感染流行地区的患者在进行免疫抑制治疗前必须进行大便培养及治疗。 (5)免疫。对癌症所致的感染的患者进行预防接种,应用生物反应调节剂,如输注免疫球蛋白、单克隆抗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免疫球蚩白等都能降低患者感染的发生率。 (6)其他。粒细胞减少患者静脉导管最好每72h更换1次;应尽量避免通过直肠测体温,使用直肠栓剂及不必要的直肠检查:另外,还应鼓励患者尽量下床活动等。 癌症所致的感染的治疗: 1.经验治疗 24h 2~3次口测体温超过38℃或1次超过38.3℃表明有感染存在。中性粒细胞小于0.5×10^9L,需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如果患者无粒细胞减少,则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以决定是否要用抗生素预防。在粒细胞减少时,在感染初期迅速应用抗生素能降低病死率。首选联合应用抗生素治疗。联合应用的优点是增加对各种细菌感染治疗的有效率。但是。联合用药不能降低耐药的发生率,而且不良反应也增加。 (1)推荐方案。常用的方案是B内酰胺类药如青霉素或头孢他啶联合氨基糖苷类药物如妥布霉素。庆大霉素目前不常用,如果对a一内酰胺类药有严重的过敏反应,那么推荐亚胺培南单药或联合妥布霉素。 (2)B内酰胺类药联合。优点是能避免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肾毒性和耳毒性。但这个方案对许多存在交叉耐药的革兰阴性菌无效。由于细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特别是妥布霉素和阿米卡星产生耐药的过程非常缓慢,β内酰胺类药联合的抗菌谱较β内酰胺类药联合氨基糖苷类的抗菌 (3)疗程。如果持续粒细胞减少,则抗生素一般要连续用14d,即使治疗中体温已正常。当癌症所致的感染的患者中性粒细胞已超过0.5×10^9/L并且热退,抗生素应用至热退后3d。 (4)抗真菌治疗。粒细胞减少患者应用广谱抗生素超过3~5d后发热仍然不退,要考虑抗真菌治疗。两性霉素B是抗真菌治疗的首选药物,起始剂量每日0.5~0.6mg/kg,输注时间超过2h。脂质体制剂或静滴时同时加用脂肪乳剂可减少反应的严重性。一般最小的总剂量为500mg。咪唑类衍生物如氟康唑、酮康唑和依曲康唑尚不能替代两性霉素B的作用。 (5)氨基糖苷类药物的剂量。妥布霉素的初始剂量是2~3mg/kg,阿米卡星是8~10mg/kg。多中心的随机试验结果显示:阿米卡星20mg/kg每日1次给药的方案疗效较高,而毒性并不比每日3次的给药方法(6.5mg/kg,每8h 1次)高。 (6)革兰阳性菌。万古霉素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有效。 (7)其他。军团菌感染引起肺炎.可用磺胺甲唑一甲氧苄啶或红霉素。有牙龈炎或肛周压痛,可用甲硝唑或克林霉素。 2.癌症所致的感染的治疗策略 (1)一般原则。培养物送检结果出来后必须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治疗方案。革兰阴性菌感染,虽然可单药选用头孢他啶或亚胺培南治疗,但对粒细胞减少患者通常还是选用两种均敏感的抗生素。革兰阳性菌感染.用一种抗生素。 (2)特殊感染。 1)导管相关败血症。此类感染的病原菌以葡萄球菌为主,明确诊断后去除留置导管,长期抗生素治疗。在经过3~4周治疗后大约有70%~80%的革兰阳性感染(如表皮葡萄球菌)能治愈:但革兰阴性菌感染治愈的可能性低于30%~50%;当发生真菌或皮下感染时,最主要的治疗是去除留置导管。 2)念珠菌感染。粒细胞减少患者三处或以上不同部位(非血培养)培养出念珠菌,要考虑播散性念珠苗病的可能。如果从血标本中培养出念珠苗,行抗真菌治疗,如果患者同时留置导管,应拔除导管。癌症所致的感染的患者出现皮肤病损,如皮下结节,需活检,并考虑是否是播散性念珠菌病。治疗首选药物是两性霉索B,一般的在念珠苗血症或播散性念珠菌病患者总剂量≥50Omg.而在留置导管引起念珠菌感染的患者在拔除导管后总剂量150mg即可。并用氟胞嘧啶常有协同作用。 3)曲霉菌感染。肺侵犯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但粒细胞减少的患者还会出现大血管的血栓形成或广泛的播散性感染。在早期及时治疗能降低病死率.两性霉素B的推荐剂量是每日1.0~1.5mg/kg,总剂量为2.0g。 4)单纯疱疹病毒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癌症所致的感染早期进行治疗有助于预防疾病播散。在免疫受损但肾功能正常的患者单纯疱疹感染时阿昔洛韦的剂量为6.25mg/kg,每8h 1次,静脉注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时阿昔洛韦的剂量为12.5mg/kg,每8h 1次。若口服阿昔洛韦,则血药浓度是静脉用药的25%左右,因此在癌症患者不推荐口服阿昔洛韦治疗单纯疱疹病毒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生物反应调节剂的应用:①粒细胞输注,经临床试验验证.输注粒细胞对患者没有益处,通常不被推荐。②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粒一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临床试验表明G—CSF/GM—CSF能显著缩短化疗所致粒细胞减少的时间和提高粒细胞下降的低点,但对患者的生存期无影响。显示G—CSF/GM—CSF使发热及相伴的抗生素应用减少50% 。
预防预后:
癌症所致的感染病因概要: 癌症所致的感染的病因是:粒细胞减少症、细胞免疫低下、体液免疫低下、脾切除、其他因素如静脉导管留置、缺乏运动和住院时间的延长、营养不良和神经功能紊乱、局部肿瘤因素。 癌症所致的感染详细解析: 癌症所致的感染的病因: 1.粒细胞减少症 化疗所致粒细胞低于0.5×10^9/L时,感染的发生率增加;粒细胞低于0.1×10^9/L时,可能发生严重的感染。感染早期常由非耐药条件致病菌引起,而真菌感染和耐药细菌感染常发生在粒细胞减少症中后期。口咽是最常见的感染部位,皮肤、牙龈组织、鼻窦、膀胱、结肠、肛周是感染的好发区域。粒细胞减少症感染的常见致病菌有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阳性菌感染可能与中心静脉导管广泛应用有关。革兰阴性菌中,肠杆菌属、不动杆菌属、黏质沙雷菌、洋葱假单胞菌、嗜麦芽黄单胞菌为常见的病原体。真菌感染中有白色念珠菌、曲霉菌及毛霉菌。 2.细胞免疫低下 恶性淋巴瘤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细胞免疫低下时发生的恶性肿瘤,另外,抗肿瘤药及皮质激素类药的应用也常使细胞免疫低下,可导致 。此类感染的病原菌有:①嗜肺军团菌,常引起肺、皮肤、脑的单处或多处损害。②分支杆菌,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在接受细胞毒药物化疗后分枝杆菌感染增加,白血病患者中堪萨斯分枝杆菌的感染较多见。③隐球菌,最常见的感染是脑膜炎,但肺炎和皮肤感染亦有所见。④病毒,带状疱疹病毒在癌症患者中常引起水痘和带状疱疹;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儿感染水痘是致命的,常引起肺炎、爆发性紫癜、脑炎;口咽和食管区域的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常诱发细菌和真菌感染;巨细胞病毒常见于骨髓移植的患者。⑤原虫和寄生虫,卡氏肺囊虫常引起肺炎,常见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鼠弓形虫常引起脉络膜视网膜炎和脑脓肿;粪类圆线虫常引起腹泻、弥漫性肺浸润、休克,类圆线虫病感染可并发小肠革兰阴性菌感染所致的脓毒血症。 3.体液免疫低下 丙种球蛋白缺乏症或低Y球蛋白血症患者容易发生癌症所致的感染,患者体内缺乏针对一般有包膜的细菌的抗体,常有补体功能活性的缺陷。多发性骨髓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患者常体液免疫低下,肺炎链球苗肺炎最常见。另外,补体活性的降低常增加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奈瑟菌和大肠杆菌感染的危险性。 4.脾切除 脾脏是重要的免疫器官,脾切除后对有包膜的细菌小能产生调理素化抗体,从而易引起脓毒血症。 5.其他因素 (1)静脉导管留置。增加细菌和真菌感染危险的机会,留置时间越长,感染可能性越大,如伴有粒细胞减少症,危险性更大。 (2)缺乏运动和住院时间的延长。这两个因素在癌症所致的感染研究中被证实是感染的危险因素。 (3)营养不良和神经功能紊乱。营养不良是否是免疫抑制的危险因素至今还有争论。另一方面,营养不良患者给予肠内营养时可能误吸,缺乏呕吐反射同样增加误吸。感觉减弱促进皮肤溃疡.而神经源性膀胱功能失调易致尿路感染。 (4)局部肿瘤因素。肿瘤引起的完全和部分梗阻常导致感染,如支气管肺癌引起的阻塞性肺炎,腹部淋巴瘤引起的上行性胆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