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性发热(中医)
什么是癌性发热(中医)
?
癌性发热是由肿瘤本身引起的发热,是恶性肿瘤的常见症状之一。恶性肿瘤患者至少有2/3在其病程的某一时期有发热症状。一般来说,原因不明的发热超过2周、临床中毒症状不明显、积极抗感染治疗无效、除外医源性发热、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有效时,应充分考虑癌性发热。中医认为癌性发热是癌症的一种常见症状,属于“内伤发热”的范畴。
详细介绍
疾病检查:
【临床表现】 癌性发热的时间和热型一般并无规律,多以肿瘤进展期显著,常见临床表现特点: 1,间歇性发热。间歇时间长短不一,发热时间或长或短,有的可达数月之久。 2。热型以不规则热和弛张热为主,少数稽留热,体温多在37,5~38,5℃,亦有高者可达40℃左右。 3,发热时临床中毒症状不明显。 4,积极抗感染治疗无效,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如萘普生等常有效。
疾病治疗:
【中医处理方法】 中医将癌性发热分为实证和虚证。实证常见热毒炽盛型,湿热蕴结型,毒瘀互结型及肝经郁热型。虚证常见气虚型发热和阴虚型发热。 对于癌性发热的中医治疗,必须根据各种发热的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诊断和选药,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一、辨证用药 建议处方如下: 1,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 药物组成:黄连黄芩黄柏栀子 功能主治:泻火解毒。用于高热不退,体温多在38,5℃以上,伴有面赤汗出,烦躁不安,口干舌燥,神昏谵语,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数等属热毒炽盛型者。热毒炽盛型的发热常可见于恶性淋巴瘤、急性白血病、扁桃体癌、宫颈癌、直肠癌及皮肤癌的患者。 用法:每日l剂,水煎,分早晚2次服用。 2,三仁汤(《温病条辨》) 药物组成:杏仁 滑石 薏苡仁 白蔻仁 厚朴 半夏 通草 功能主治:清热化湿。用于身热不扬,汗出不退,伴有头重身困,胸脘痞闷,口苦咽干、大便黏滞不爽,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属于中医的湿热蕴结型发热。湿热蕴结型的发热常可见于肝癌、胆囊癌、胰头癌及膀胱癌的患者。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服用。 3,小柴胡汤(《伤寒论》) 药物组成:柴胡 黄芩 党参 炒白术 半夏 当归 生姜 大枣 功能主治:疏肝清热。用于低热或潮热,热势随情绪波动而起伏,伴有心烦易怒,胸胁胀闷,喜叹息,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脉弦或弦数等属于中医的肝经郁热型发热。肝经郁热的发热常见于乳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的患者,尤其是肝癌介入治疗后或其他局部治疗后所引起的发热。 用法:每日l剂,水煎,分早晚2次服用。 4,青蒿鳖甲汤(《温病条辨》) 药物组成:青蒿 鳖甲 生地黄 知母 牡丹皮 功能主治:滋阴清热。用于发热缠绵不断,以低热多见,午后至夜间加重,手足心热,伴有口干咽燥,烦渴欲饮,骨蒸盗汗,痰少质黏,尿少色黄;舌质红或有裂纹,舌苔少甚至光剥无苔,或见苔燥无津,脉细数或虚数无力等属于中医的阴虚型发热。阴虚发热常见于鼻咽癌、口腔癌、扁桃体癌、肺癌、食管癌等患者。 用法:每日l剂,水煎,分早晚2次服用。 5,保元汤(《脾胃论》) 药物组成:党参 黄芪 肉桂 功能主治:温补阳气,甘温除热。用于虚劳元气不足之发热。舌淡胖,边有深齿印,脉沉细无力等属于中医的气虚型发热。气虚发热多见于肿瘤晚期,阳气虚衰者。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服用。 二、其他治疗 1,清开灵注射液 主要成分:胆酸 珍珠母 猪去氧胆酸 栀子 水牛角 板蓝根 黄芩苷 金银花 功能:清热解毒,化痰通络,醒神开窍。 主治:用于热病神昏、中风偏瘫、神志不清、舌红或绛、脉数等症。对乙型脑炎、流行性脑炎、中毒性痢疾、尿毒症、脑中风、中毒性肺炎等属痰热内闭的昏厥,疗效确切,成为中医急诊抢救的必备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亦可用于急慢性肝炎,乙型肝炎,上呼吸道感染等。 用法;20~40ml/d,稀释到10%葡萄糖注射液200ml静脉滴注。 2,穿琥宁注射液 主要成分:脱水穿心莲 内酯琥珀酸 半酯单钾盐 功能:清热解毒,镇惊。 主治:病毒性肺炎、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乙型脑膜炎所引起的高热、神志不清、四肢抽搐等症。 用法:穿琥宁注射液600ml+5%葡萄糖250ml中,静脉点滴,每日2次,连用7天为1个疗程。 3,醒脑静注射液 主要成分:麝香 冰片 郁金等 功能:清热泻火,开窍醒脑。 主治:流行性脑炎、肝性脑病所致热入营血,内陷心包,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等症。适应证:①脑血管疾病,包括缺血性脑血管病和出血性脑血管病;②颅脑外伤引起的脑水肿,颅内压升高、昏迷等;③肝性脑病、肺性脑病、糖尿病高渗昏迷、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乙脑、流脑、脑膜炎以及后遗症);④各种原因所致中毒的对症治疗;⑤各种原因所致高热的对症治疗;⑥冠心病、心绞痛、肺源性心脏病的治疗。 用法:10~20ml/d,用5%~10%葡萄糖注射液或0,9 %生理盐水250~500ml,稀释后静脉注射使用。 4,柴胡注射液 主要成分:柴胡 功能:和解退热。 主治:用于外感发热。药理研究具有解热、抗炎、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用法:2~4ml/次,1~3次/日。 5,安宫牛黄丸(《温病条辨》) 主要成分:牛黄 水牛角 浓缩粉 麝香 珍珠 朱砂 雄黄黄连 黄芩 栀子郁金 冰片 功能:清热解毒,镇惊开窍。 主治:用于热病,邪入心包,高热惊厥,神昏谵语。 用法:口服,1次l丸,1日1次;小儿3岁以内1次1/4丸,4~6岁1次l/2丸,1日1次}或遵医嘱。 6,紫雪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主要成分:石膏 寒水石 滑石 磁石 玄参 木香 沉香 升麻 甘草 丁香 芒硝 硝石 水牛角浓缩粉 羚羊角 麝香 朱砂 功能:清热解毒,止痉开窍。 主治:用于热病、高热烦躁、神昏谵语、惊风抽搐、斑疹、尿赤便秘。 用法:口服,l,5~3克/次,2次/日。 7,局方至宝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主要成分:水牛角浓缩粉 牛黄 玳瑁粉 琥珀粉 麝香 安息香 朱砂 雄黄冰片 功能:清热祛痰,开窍镇惊。 主治:温邪入里、逆传心包引起的高热惊厥、烦躁不安、神昏谵语、小儿急热惊风。用法:口服,1次l丸,1日1次。 【护理】 评估: 1,评估患者发热的性质、原因和发热时的伴随症状。 2,评估患者掌握关于发热和正确测量体温知识的情况。 措施: 1,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降温方法。 2,观察热型及伴随症状,以协助诊断。 3,每4小时测量体温、脉搏和呼吸,体温突然升高或骤降时,要随时测量并记录。 4,卧床休息,限制活动量。 5,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通风2次,每次15~30分钟,并注意保暖。保持室温在18~22%:,湿度50%~70%。 6,脱掉过多的衣服和掀开过多的被盖。 7,出汗后要及时更换衣服,注意保暖。 8,协助口腔护理,鼓励多漱口,口唇干燥时可涂护唇油。 9,体温超过38,5℃时给予物理降温,并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方法,如:在头部及大血管经过的浅表部位敷冰袋、乙醇擦浴、温水擦浴、冰水灌肠等。物理降温后半小时测量体温,并记录于体温单上。 l0,遵医嘱给予抗生素、退热剂,并观察记录降温效果。必要时遵医嘱用药物控制寒战,如氯丙嗪和异丙嗪。 11,遵医嘱静脉补液,给体温过高的患者吸氧,因为高代谢状态对氧的需要量增加。 12,鼓励患者多饮水或选择喜欢的饮料。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高热量、高蛋白流食或半流食。 13,患者教育解释正确测量体温的方法;说明正常体温的范围和指导患者及家属识别并及时报告体温异常的早期表现和体征;讨论体温过高的促发因素及预防措施;提供体温过高的家庭护理指导。
预防预后:
因癌症患者病程多迁延日久、正气不足、阴血耗损、阳气虚衰,而致湿热蕴遏、瘀血内结、痰浊郁伏、情志郁久不畅或因放疗、化疗损伤等均可导致机体阴阳气血耗损,或阴阳气血逆乱而成为内伤发热。如张介宾《景岳全书杂病谟》中记载“至若内生之热,则有因饮食而致者,有因劳倦而致者,有因酒色而致者,有因七情而致者,有因药饵而致者,有因过暖而致者,虽其所因不同,……在内者但当察脏腑之阴阳”。 癌性发热的病因病机纷繁复杂,但总而言之不外由于人体脏腑功能衰退、气血阴阳不足,加之以外邪乘虚而入,可见实证、虚证、虚实夹杂证三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