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证
什么是虚证?
人体正气虚弱,出现以不足、松弛、衰退为特点的各种临床现象,诊断为虚证。著名学者聂文涛先生总结四句科普:“阴虚发热;阳虚怕冷;血虚发燥;气虚无力。”虚实真假为中医鉴别诊断学中最大的难点。虚证常见精神萎靡。面色苍白,身倦无力,形体消瘦。声低息微,气短,多汗,便溏,尿频数。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虚证常见精神萎靡。面色苍白,身倦无力,形体消瘦。声低息微,气短,多汗,便溏,尿频数。 气虚症泛指全身无力,极易疲乏,呼吸气短,说话声音低,甚至懒言少语,平日出汗多。 阴虚症往往表现为体形消瘦,口干、鼻干、咽干,午后发热或手心、足心发热。具体又分为: 阳虚症常常怕冷,四肢尤其是手足发冷、发凉,口中无味、不渴,小便色淡、量多,尤其是夜尿较多,浑身无力,易疲乏等。阳虚症在夏季症状较轻,冬季症状则加重,且常由气虚症进一步发展为阳虚症。 血虚症面色发黄或面白无色泽,口唇颜色淡,头晕,失眠,女性月经量减少,周期延长,甚至闭经,皮肤无光泽,头晕常在劳累后发作或加重,指甲苍白,头痛程度较轻,遇劳累后加重,常兼有气虚的症状,如懒言少语,疲乏无力,汗多。
疾病检查:
人体感受外邪,邪气盛,正气不衰,或体内病理产物蓄积产生的有余、结实、强盛为特点的各种临床表现,诊断为实证。实证是指体内有痰凝、饮停、水泛、血瘀、虫积等表现的一类症状。一般新起,暴病,病情急剧者多为实证。实证夹虚、虚证夹实、虚实并重为虚实错杂的3种类型。由于邪正斗争,虚证与实证可互相转化。虚实真假为中医鉴别诊断学中最大的难点。虚证与实证可从表现特点、病程、气息、疼痛、舌、脉等方面加以鉴别。 表现:虚证为不足、衰遇、松弛的表现,实证为有余、结实、强壮的表现。 病程:内伤久病多属虚证,外感初起多属实证。 气息:虚证声低气短,实证声高气粗。 疼痛:虚证喜按,实证拒按。 舌象:虚证胖嫩,实证苍老。 脉象:虚证无力。实证有力。
疾病治疗:
【调理原则】 应辨明虚证类型,在补阴药、补血药、补气药、补阳药中选择,忌用辛燥耗液之品。
预防预后:
虚证多因先天不足,后天失养,久病、重病所致,是阴、阳、气、津液、精、髓以及脏腑等虚损。虚证是由于神经功能降低或处于抑制状态,副交感神经紧张度异常上升,使心肌功能低下,循环的血量不足,血压及基础代谢率下降,与甲状腺功能状态异常及血清微量元素水平异常亦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