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骤停(中医)
什么是心跳骤停(中医)?
祖国医学无心脏骤停的记载,心脏骤停及其复苏后的不同阶段的临床表现,大致属祖国医学的“厥证”之“阴阳离决”、“脱证”“昏迷”、“热证”、“喘证”、“悸证”、“水肿”等。阴阳初建,虽五脏六腑均受阴阳离决时之害,但其病位仍以心、肺、肾为主。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心脏骤睁发生时,患者可能胸闷、气急、头晕或突然抽搐,迅即出现典型心脏停搏表现:面色青紫,无呼吸或仅有下颌式呼吸;颈动脉搏动不能扪及,昏迷,血压不能测出,心音消失。其他原因所致心脏骤停者,发作时患者正处于昏迷状态(缺氧、高碳酸血症)或突然意识丧失颜面紫绀(低血钾或高血钾)。 1.痰热闭窍主证:神昏谵语、痰涎壅盛、呼吸气粗、尿黄量少、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结代。 2.阳虚欲脱主证:大汗淋漓、四肢厥冷、面色苍白、神志欠清、呼吸息微、舌质淡白、脉微欲绝。 3.气阴两虚主证:心悸气促、倦怠乏力,精神萎靡、盗汗自汗、午后身热、心烦不寐、口渴唇焦、舌质淡、脉细数或结代。 4.阴阳两虚主证:汗出肢冷、呼吸息微、面色苍白、无尿或尿少、舌红无苔、脉微细欲绝。 以上四型均有不同程度气滞血瘀见证如面色晦暗、舌边紫有瘀斑、脉涩等。
疾病检查:
诊断: 对心跳骤停的诊断强调“快”和“准”如无原有ECG和直接动脉监测者,可以凭以下征象在30 s内确定诊断。 1.神志突然丧失.对大声呼喊等强烈刺激毫无反应。 2.颈总动脉、股动脉等大动脉搏动消失。 3.呼吸停止或呈叹息样呼吸。 4.面孔呈青紫色或苍白色。 5.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 其中1、2条最为重要,只要神志突然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心跳骤停的诊断即可成立。在全身麻醉和已用肌松药的病人,只以第2条为主。
疾病治疗:
心跳骤停的治疗概要: 心跳骤停主要指经心肺复苏成功后的中医分型处理。痰热闭窍主证要清化痰浊、开窍醒神。阳虚欲脱主证要回阳固脱。气阴两虚主证要益气养阴。阴阳两虚主证要益阴回阳,化气行水。 心跳骤停的详细治疗: 中医治疗 主要指经心肺复苏成功后的中医分型处理。 1.痰热闭窍主证:清化痰浊、开窍醒神。 例方:温胆汤合安宫牛黄丸。 常用药:黄芩、浙贝、牛黄、半夏、竹茹、胆星、枳壳、茯苓、菖蒲、远志、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紫雪丹等。 应急措施: (1)醒脑静20ml加5~10%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 (2)清开灵40ml加5~10%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 (3)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紫雪丹鼻饲。 2.阳虚欲脱主证:回阳固脱。 例方:参附汤、四逆汤等。 常用药:高丽参、熟附子、干姜、白术、茯苓、炙甘草,应急措施: (1)参附注射液80ml加5~10%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 (2)艾灸百会、涌泉。 3.气阴两虚主证:益气养阴。 例方:生脉散加味。 常用药:高丽参、麦冬、五味子、天冬、北芪、玉竹、生地等。 应急措施: (1)生脉注射液60ml加5~10%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 (2)参麦注射液60ml加5~10%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 4.阴阳两虚主证:益阴回阳,化气行水。 例方:济生肾气丸。 常用药:熟地、山萸肉、淮山、泽泻、丹皮、茯苓、车前子、牛膝、上玉桂、熟附子、五加皮、川萆稗等。 应急措施: (1)参附注射液80ml加5~10%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 (2)生脉注射液60ml加5~10%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 (3)无尿时可艾灸关元、气海。 以上四型均可适当选用。 (1)复方丹参注射液或丹参注射液20ml加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 (2)盐酸川芎嗪注射液40~80ml加5%~10%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 (3)田七末、云南白药适量鼻饲。
预防预后: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由于外因、内因或不内外因的作用而破坏“阴平阳秘”这一生理平衡出现“亡阴”与“亡阳”危象,最终导致“阴阳离决”而致“精气乃绝”。上工之起死回生,不外调整阴阳,在精气未绝之际,阳脱者回阳,阴脱者回阴,使“阴阳自和”(《伤寒论》)疾病痊愈。在阴阳离决之际,必然导致五脏六腑尤其心、肺、肾之精气欲绝,在初建阴阳平衡后,元气大伤,外邪必乘虚而入而诱发一系列变证。 痰热闭窍:正虚邪扰,首先犯肺,热传心包可出现,神志不清,甚则昏迷、痰涎壅盛、呼吸急促、苔黄燥、脉滑数或结代。 气阴两虚:心主血脉,其华在面,阴阳离决时,心之气阴尽耗,虽则阴阳初复,仍以面色潮红、自汗、盗汗,舌红无苔、呼吸气短、脉细数或结代等见证为主。 气滞血瘀:复建阴阳后,心气不足,心阳不振,鼓动无力,血运行不畅而出现面色晦暗,唇甲青紫,脉结代而涩之证。 阴阳两虚与阳虚欲脱:阴阳初复,元气大伤,肾气不化津而见无尿;阳虚欲脱可见四肢厥冷、大汗淋漓、呼吸息微等一系列变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