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瘤性息肉
什么是腺瘤性息肉?
腺瘤性息肉是肠黏膜上皮细胞增生的真性肿瘤,其单发者称为腺瘤。多发者常见的是遗传性家族性息肉病(腺瘤病),另外也有非家族性息肉病及伴有消化道外肿瘤的Gardner综合征、Turcot综合征等。可发生在胃黏膜的各个部位,最常见的是近幽门区(约占50%)。腺瘤性息肉约占所有胃良性息肉的90%,占胃良性肿瘤的30%~50%,常为单发(约占2/3),大多为广基无蒂。较多的息肉广布于整个胃黏膜时,称为胃息肉病(gastric polyposis)。腺瘤性息肉的体积一般较小,直径约数毫米至2cm,少数较大息肉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临床表现】 (1)症状:因瘤体小又无并发症,多无任何症状,据统计50%以上的管状腺瘤、30%以上的绒毛状腺瘤无症状,常在体检、内镜及X线检查时发现,有症状的息肉,直径多> lcm或有溃疡、肠套叠及肠梗阻等并发症。 便血:为首发症状,以隐性血便多见,开始鲜血附着在粪块外面,以后与粪便混合,大出血极少。右半结肠腺瘤多在潜血试验时发现。绒毛状腺瘤便血占70%—80%,管状腺瘤则少见。消化道出血病例有30%为腺瘤出血,尤其是直径>2cm的息肉易出血,长期失血可致贫血。 排便习惯改变:管状腺瘤在大而多时,常有便秘、腹泻或里急后重。绒毛状腺瘤因黏液分泌过多,晨起排出大量蛋清样黏液便,半数有此症状,有的腹泻严重,时间长,可伴发以钾丢失为主的水电解质紊乱。 个别人息肉偶发肠套叠而腹痛,直肠低位腺瘤可有肛门坠胀感。 (2)体征:息肉脱出时,管状腺瘤为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或分叶,大小不一,直径有76.7%在1cm以下,80%带蒂。绒毛状腺瘤较少、多单发,体积较大,86%直径在1cm以上,大多是广基,表面暗红、粗糙或呈绒毛状突起,或呈小结节状,质软易碎,触能活动,如触及坚硬或固定,则有癌变可能,直肠最多,乙状结肠次之。部分长蒂腺瘤可发生蒂扭转、绞窄引起缺血致蒂断而排出,呈组织碎块或完整的腺瘤顶端。 腺瘤小,常无蒂为结节性突起,比周围黏膜略红,随体积增大而生蒂,长短粗细各异。分单发或多发,直径常< 2cm,偶见达几厘米者,表面部分呈绒毛状或颗粒状,不脱出肛外,常需指诊和内镜检查发现直肠、乙状结肠腺瘤。如里扁平或广基状、质软为绒毛状腺瘤。如有蒂、质实而光滑为管状腺瘤。质地不匀、局部有硬结或表面溃疡或固定可能癌变。 分类: 腺瘤性息肉组织学上分类尚不统一,一是根据腺瘤中绒毛状成分所占的比例不同进行分类。但是.目前对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绒毛管状腺瘤划分标准还不一致。1979年Shinya的划分标准为绒毛膜占25%以下者为管状腺瘤,占25%~75%者为绒毛状管状腺瘤,占75%以上者为绒毛状腺瘤。这一标准基本上为世界卫生组织(WHO)所接受。1982年我国大肠癌病理协作组建议的标准:绒毛状成分在20%以下者为管状腺瘤,在20%—80%者为绒毛管状腺瘤,在80%以上者为绒毛状腺瘤,与日本Kcnishi等标准相同。由于诊断标准不一,各类腺瘤所占的比例也不同。在不同部位钳取的活组织表现并非一致,和整个腺瘤切除标本病理检查又可能不同。另外随着腺瘤体积的增大,其绒毛成分的比例也在增加.故各类腺瘤所占的比例有所不同。综合国内外资料,管状腺瘤占75%,绒毛管状腺瘤占15%,绒毛状腺瘤占10%。一般认为绒毛成分的多少与腺瘤的恶变率呈正相关,因此,正确评价腺瘸中所含的绒毛量对判断其恶变潜能有一定帮助。二是根据1990年美国癌症研究所息肉研究组指出:绒毛与癌变关系的本质是不典型增生程度,含绒毛成分高的腺瘤之所以癌变率高,是因为其不典型增生程度高。故提出无须按绒毛成分多少进行腺瘤组织学分类,而是要精确判断其不典型增生程度。 不典型增生的组织学改变有:①细胞过度增生;②细胞成熟障碍,功能丧失或亢进,有时呈去分化状态;③细胞极性紊乱或丧失。不典型增生程度有多种分级方法,国内普遍采用的是Morson等提出的3级分类法:I级(轻度)以细胞学的异型性为主,腺管或绒毛状结构尚规则,细脆分化好,细胞核拉长、增大、深梁、规则排列于细胞基底部,核层不超过2层,高度不超过细胞的1/2,细胞核极性尚存在,核分裂象数略增,杯状细胞减少,或发育不良呈球形,黏液聚集在细胞的基底膜层,黏液分泌较少,局限于腺腔细胞表面。Ⅱ级(中度)细胞异型加重并出现组织学异型性,部分腺管增生、延长扭曲,分叉出芽形成新的腺管,大小不一,绒毛也可伸长,分支或出芽。部分腺管或绒毛的上皮细胞核呈笔杆状紧挤在一起,部分可见共壁及背靠背现象,一部分核增大呈椭圆形,染色质粗呈块状,细胞核假复层占细胞的2/3,极性轻度消失,核浆比例增加,核多形性趋势增加,可见核分裂象,腺体间距减小,黏液分泌量进一步减少,储备性杯状细胞多见。Ⅲ级(重度)两种异型均较显著,腺状结构破坏,以多发性腺腔内出芽、搭桥、腺体空隙消失为特点,出现较多的共壁及背靠背现象,胞核复层占整个上皮细胞的胞质,核大.多形,染色深呈块状,可见1个或多个核仁,核异型性明显,极性消失,核分裂象增加,杯状细胞罕见或消失,黏液极少,七皮细胞极性紊乱。I级占81.9%,Ⅱ级11.6%,Ⅲ级6.5%。因此分极标准不易掌握,故国内病理诊断常用I-Ⅱ级或Ⅱ-Ⅲ级来表示。 日本对不典型增生程度采用五级分类法:以核在细胞内位置分级、简便易记是对Morson三级分类法的补充。不典型增生的程度有一定的规律性。 (1)左半结肠腺瘤多伴为中重度(Ⅱ一Ⅲ级)不典型增生,68%伴重度的腺瘤位于乙状结肠及直肠。而右半结肠的腺瘤,多增生不明显或轻度不典型增生。 (2)不典型增生程度与其组织构象中的乳头状成分多少有关,乳头状成分越多,不典型增生程度越重。 (3)不典型增生程度与腺瘤大小呈正相关,腺瘤越大,程度越重。
疾病检查:
【诊断检查】 (1)隐血试验:如有便血则无须做隐血试验,即使无便血症状,传统的隐血试验正确诊断率有限,且有假阳性7%~12%。1983年Schwavtz报道hemoguant HOT法特异性高,但需粪量大,操作复杂,技术性强,对诊断意义不大。 (2)内镜检查:硬管乙状镜观察不细致,可漏诊,纤维结肠镜检有助于整个结肠息肉的诊断,技术熟练者成功率在90%以上,并可在直视下吸取组织做病理检查,但也有时漏诊。 (3)活检:内镜下对息肉样病变均应行息肉切除或咬取活组织检查,以确定病变性质、类型及有无癌变等,最好是切除整个腺瘤,或采用多点取材。钳取活检结果可供参考并非最后确诊,所以,直肠腺瘤直径超过2cm无蒂者,均应切除后做活检。
预防预后:
腺瘤性息肉病因概要: 腺瘤性息肉的病因主要分为2大方面:发病情况,与大肠癌地区发病率高低基本一致;发病部位外科手术资料,可能与大便内的致瘤因素和各处肠黏膜有均衡的接触机会有关,而管状腺瘤常多发,绒毛状和绒毛管状腺瘤多为单发。 腺瘤性息肉详细解析: 发病情况: 统计结果差异很大,尸解资料远高于临床资料,前者为14.5%,40岁以上的成人,半数以上的结肠上至少有一个腺瘤。后者为9.7%,在便血人群中为19%,纤维结肠镜普查检出率为10%。男多于女,为1.3~1.5:1。不见于儿童期,偶见于青春期,以30~69岁多发,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70岁以后基本稳定在20%左右。并有1个或多个腺瘤者占36%。发病地区与大肠癌地区发病率高低基本一致。如日本、拉丁美洲和非洲低于欧洲和北美洲地区。 发病部位外科手术资料: 直肠占60%~70%.乙状结肠占20%—30%,其余结肠占10%。尸解资料:直肠占5%一10%,盲肠占5%.其余结肠基本一致,无明显规律性。纤维结肠镜检资料:直肠占5%以下,乙状结肠占40%—50%,其余结肠相差无几。多数资料表明:管状腺瘤在全结肠分布无大差异。但随年龄增大,发生于右半结肠者增多。绒毛状及绒毛管状腺瘤20%—80%在左半结肠,以乙状结肠与直肠为多。腺瘤数:非家族性结肠息肉病有多发倾向,约半数患者有2枚以上的息肉,20%~30%患者有3枚以上的腺瘤。究其原因可能与大便内的致瘤因素和各处肠黏膜有均衡的接触机会有关,而管状腺瘤常多发,绒毛状和绒毛管状腺瘤多为单发。 病理管状腺瘤镜下为多数管状腺体,可有不同程度的不典型增生,癌变率2%~5%。 绒毛状腺瘤下为上皮呈细乳头样生长,中心为血管、结缔组织间质,上皮细胞多呈不典型增生,癌变率比管状腺瘤大10倍以上为10%—60%。 混合型腺瘤由管状腺与绒毛腺混合而成,故又名为绒毛管状腺瘤,癌变率介于管状和绒毛状腺瘤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