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引起的肾损害
什么是淋巴瘤引起的肾损害?
淋巴瘤是一组以淋巴细胞或组织细胞在淋巴结或其他淋巴组织中异常增生为特征的恶性肿瘤,男性多于女性,各年龄组均可发病,当累及肾脏时可引起肾脏病的表现。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临床表现: 1.肾病综合征 与免疫反应、淀粉样变性、浸润或压迫肾静脉等因素相关。多在淋巴瘤病程中出现,且随淋巴瘤的恶化或缓解而加剧或好转。有时为本病的首发症状,以后才出现淋巴结肿大,易误诊。 2.肾炎综合征 可出现血尿、蛋白尿、高血压、水肿,和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表现相似。部分患者可出现急进性肾炎综合征的表现。 3.肾功能不全 可表现为急性肾衰竭。当压迫、浸润输尿管或腹膜后纤维化形成可造成肾后性ARF。压迫肾动脉可引起缺血性ATN。高尿酸血症既因尿酸结晶阻塞肾小管引起ATN,又因尿酸沉积于肾间质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高钙血症、高尿酸血症可发生肾结石,也可引发梗阻性肾病,淋巴瘤细胞广泛浸润肾脏可产生高血压、少尿、肌酐升高等肾功能不全症状。
疾病检查:
诊断检查: 对中年以上的患者初次发生肾病综合征,均应除外。 淋巴瘤引起的肾损害。而遇见淋巴瘤患者我们应密切观察,如发现以下异常应考虑肾脏浸润:①B超、静脉肾盂造影或CT、MRI提示双肾大或变形;②尿常规出现异常(如蛋白尿或血尿);③排除了其他原因后不能解释的高血压、肾功能不全。
疾病治疗:
治疗: 1.淋巴瘤的治疗多采用放疗和化疗。 2.肾脏病的治疗基本上与原发性肾脏病相同。肾病综合征时可使用激素及免疫抑制药物。肾衰竭者可透析治疗。 预后: 主要与淋巴瘤本身的病期及组织病理类型有关。
预防预后:
发病机制: 1.免疫性 淋巴瘤患者多有免疫缺陷,可能通过免疫反应导致肾脏损害。 2.漫润性 淋巴瘤细胞直接浸润。 3.代谢性 引起高钙血症和高尿酸血症可累及肾脏。 4.治疗性 后腹膜淋巴瘤放疗及化疗药物可致肾脏损害。 病理表现: 1.多为微小病变型肾病,也有膜性肾病、局灶性肾炎、膜增生性肾炎及抗肾抗体型肾炎。 2.免疫荧光检查于部分并发肾小球疾病病例可见肾小球毛细血管壁上IgG和C3呈颗粒状或块状沉积。 3.电镜下于微小病变肾病可见足突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