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心律失常药致心律失常综合征
什么是抗心律失常药致心律失常综合征?
抗心律失常药物使患者原有心律失常加重或促发新的甚至更严重的心律失常,称为抗心律失常药致心律失常综合征(antiarrhythmic drugs induced arrhythmia syndrome)。近年来受到了临床的重视。其发生率在10%以上,尤其在左室功能不佳者发生率高。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应高度警惕其发生。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临床表现: 主要分为快速型及缓慢型心律失常两类。 1.快速型心律失常 (1)室上性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动过速伴房室传导阻滞、非阵发性房室交界区心动过速伴房室结逆型传导阻滞和房室分离等.以洋地黄中毒最常见。 (2)尖端扭转型室速以ⅠA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和胺碘酮多见。 (3)双向性室速,为洋地黄中毒的特有表现。 (4)洋地黄中毒伴或不伴低钾,引起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5)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所引起的自发性持续性多形性室速。 (6)抗心律失常药物引起频发室早或使持续性单形性室速发作频率增加。 2.缓慢型心律失常 (1)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以及胺碘酮等抑制窦房结功能,可引起窦缓或窦性静止,尤其老年人或有窦房结功能不全者。 (2)Ⅰ类抗心律失常药、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可引起或加重房室传导阻滞。 (3)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如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氯卡胺、氟卡胺可引起和加重希一浦系统传导阻滞。
疾病治疗:
治疗: 首先应停用有关抗心律失常药物,对偶发室早、室上性心律失常、无器质性心脏病心律失常者可临床观察,若有症状可用镇静剂;注意纠正及治疗诱因及病因,如心肌缺血、缺氧、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用药应个体化,对肝肾功能不全者应减量;缓慢型心律失常伴有症状者,可给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或给予临时起搏治疗;洋地黄中毒者还可用苯妥英钠或利多卡因、地高辛抗体,补钾、补镁;快速性心律失常补钾、无QT间期延长的室速可试用胺碘酮或利多卡因;尖端扭转型室速者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1~4μg/min.维持心室率100~120次/分或使用利多卡因;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用电复律或电除颤治疗。
预防预后:
发病机制: 目前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大多数学者认为可能与以下机制有关: (1)抗心律失常药物引起的激动传导异常。ⅠA类和三类药物可使QT间期延长,IC类可使QRS波群增宽,使复极延长,复极不均一,应激性恢复不一致而引起折返激动。 (2)抗心律失常药物引起激动起源异常。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除延长复极时间外,还可引起早期后除极,诱发触发性心律失常,洋地黄可引起延迟后除极导致心律失常。 (3)抗心律失常药物对窦房结及房室结的影响。β阻滞剂及胺碘酮可引起窦缓及窦性停搏,奎尼丁可引起窦房阻滞,预激综合征时洋地黄和维拉帕米可缩短部分患者旁道不应期,使心室率加快甚至诱发室颤。 (4)抗心律失常药物可使患者心肌缺血加重,左室功能受抑制,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可导致心肌电生理效应不均一而发生心律失常。 此外,患者用药前的基础状态与致心律失常作用也有关。如严重心衰、严重的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低血钾)及肝肾功能减退等都致使心律失常作用发生率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