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性脑病(中医)
什么是肺性脑病(中医)?
肺性脑病(pulmonary encephalopathy)是因慢性肺胸疾病等伴有呼吸功能衰竭,致使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而引起脑功能不全的临床综合征。属中医肺胀病发展到严重阶段的重症范围。治疗当以祛邪开窍为主,辨证用药,及早使用中医“三宝”(安宫生黄丸、至宝丹、紫雪丹),配合中药针剂以开窍催醒。若出现元阳欲脱之危候,即予参附注射液、丽参注射液等静脉注射以回阳救逆。同时,要认识到肺性脑病的病情危重,死亡率很高,宜行中西医结合,多种方法抢救治疗。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1、痰热内扰主证:神识昏朦,烦躁不安,谵语或捻衣摸床,呼吸急促,或伴有痰鸣,唇甲紫绀。舌质红绛或紫绛苔黄腻,脉滑数。 2、.肝风内动主证:神昏谵语,躁动不安,肌肉震颤,四肢抽搐,舌质红绛或紫绛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 治法:育阴潜阳,平肝熄风。 3、.元阳欲脱主证:气息微弱,呼吸不规则,神志恍惚,或神昏,四肢厥冷,大汗淋漓,脉微欲绝。
疾病检查:
1.欧阳忠兴、柯新桥主编《中医呼吸病学》提出:肺性脑病为肺病后期之严重阶段,有由虚生实,因实至急,与由虚致危,阴竭阳脱两种表现。其后期由于脏腑功能严重失调,痰、瘀蕴结不散,郁久化火;或外感时邪,与痰瘀相搏,而致痰、火、瘀壅滞,实邪肆虐,蒙心、闭窍、动风、变证峰起,此乃因实致急的一面。另一方面,正邪相搏,元气耗散,正气不支,而现脏腑衰败,阴竭阳脱危笃之候。前者在虚的基础上,出现实证,虽有正虚,但以实为急,当祛邪以安正。后者是在正气不支的基础上,出现的虚证,虽有内邪,但以虚为重,当以扶正为要。辨证治疗分闭证和脱证两类,闭证有痰浊蒙窍、痰火扰心、痰热动风三个证型,脱证分气阴双脱与元阳欲脱两种。 2.重庆市中医院韩为琨等将肺性脑病归纳为三型,煎剂、针剂并用治疗。痰热蕴肺,蒙蔽心窍型:治法涤痰开窍,清泄肺热,选用黄连温胆汤合菖蒲郁金汤化裁,加服安宫生黄丸,或醒脑静注射液,或清开灵注射液静脉滴注。气阴两虚,热扰心神型:治法养阴清热,益心宁神,常用生脉散合清宫汤加减,加紫雪丹,或醒脑静等,并用参麦注射液20~40ml加入50%葡萄糖20~40ml静脉注射。阳虚水泛,心神失守型:治法温阳化浊,纳气安神,选用真武汤合五苓散化裁,加服苏合香丸,并用人参针或参麦针20~40ml加入50%葡萄糖40ml静脉注射。
疾病治疗:
中医治疗: 1、痰热内扰 治法:清心豁痰,开窍醒神。 例方:清营汤、黄连温胆汤。 常用药:玄参、莲子心、竹叶、星角、麦冬、黄连、半夏、陈皮、茯苓、竹茹、大黄、黄芩、贝母、丹参等。 应急措施: 安宫生黄丸l/2~l丸,每日2~3次,口服或鼻饲。 醒脑静注射液20ml加入10%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 清开灵注射液40ml加入10%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 2、肝风内动 例方:羚角钩藤汤。 常用药:羚羊角、钩藤、桑叶、生地、白芍、竹茹、茯苓、贝母、石决明、龟板等。 应急措施:紫雪丹1支胃管注入。 醒脑静注射液20ml加入10%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 3、.元阳欲脱 治法:益气回阳,救逆固脱。 例方:参附龙牡汤。 常用药:人参、附子、龙骨、牡蛎、麦冬、五味子等。 应急措施:参附注射液20ml加50%葡萄糖液20ml静脉注射。 丽参注射液10ml加50%葡萄糖液20ml静脉注射。
预防预后:
祖国医学认为肺性脑病的病因病理是由于长期慢性咳喘气逆,反复发作,以致正气虚衰,肺脾肾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运行输布障碍所致。肺虚卫外不固,易反复感受外邪使病情日渐加重。脾肾阳虚,津液气化失常,水停为饮,饮聚成痰,痰随气上逆则咳喘不已;阻塞肺气而胀满;痰浊壅盛,蒙闭清窍则嗜睡、昏迷。若感受风热或痰郁化热则表现为痰热,内扰神明,可见烦躁、失眠;痰热郁久,耗伤阴血,阴血亏虚,水不涵木,引起肝风内动而见震颤、肉膶、抽搐。气虚不能统摄,或痰热化火动血,可见血证。心肺同居胸中,痰浊久留,肺气郁滞,可致心脉瘀阻,出现心悸、唇舌紫暗等证。 如《丹溪心法·咳嗽》说“肺胀而嗽,或左或右不得眠,此痰夹瘀血碍气而病”。总之,其病机主要是久病正虚,痰瘀内结,蒙闭清窍,扰乱神明,或引动肝风。病变主要在肺,兼及脾、肾与心。病理性质多属正虚邪实,正虚为肺脾肾三脏亏虚,是病之本;邪实则以痰浊(寒痰、热痰)为主,夹瘀血为患。病变进一步发展,正气虚极,阴阳格拒,可致阳气外脱,终于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