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硬结病
什么是鼻硬结病?
鼻硬结病(rhinoscleroma)又称鼻硬结肿,是由鼻硬结杆菌所致的慢性进行性肉芽肿型病变,于1870年由Hebra首次报道。本病多原发于鼻部(鼻腔和鼻前庭),可以向鼻窦、软腭、硬腭、咽、喉、气管、支气管、鼻泪管和中耳等处蔓延,亦可在呼吸道各处单独发生或继发,故又称呼吸道硬结病。为散发性疾病,全世界各地均有报道,以东欧、中美洲、南亚和非洲多见。我国以山东省最多见,约占病例总数的46%,而莱阳、即墨两县又为山东省的高发区。
详细介绍
疾病症状:
【鼻硬结病的症状表现】 第一期(卡他期):亦称硬结病鼻炎期。鼻黏膜萎缩,下鼻甲变小,鼻腔宽敞,脓性分泌物可形成灰绿色结痂.易误诊为萎缩性鼻炎,但无奇臭。病变一般在鼻腔前部,可持续数月或数年.活检、细菌培养可明确诊断。 第二期(肉芽肿期):或称硬期。临床所见者多为该期。病变多见于鼻黏膜,亦可见于鼻前庭、鼻小柱、上唇、鼻翼、鼻尖等处皮肤,可累及软骨或骨部。常呈对称性,局部结节增生,在黏膜者质较软,在皮肤者质较硬,结节大小、数目不一,可相互融合成不规则肿块,表面发光,红紫色,有血管扩张,一般不发生溃疡。结节位于关隘部位,可产生该处狭窄。如因损伤或继发感染,则产生难以愈合的局限性溃疡,表面糜烂结痂。 第三期(瘢痕期):由于结缔组织增生,瘢痕形成和组织挛缩,产生多种畸形,如前鼻孔狭窄、闭锁、鼻翼内移、腭垂消失、鼻咽狭窄或闭锁、喉狭窄等。瘢痕挛缩可阻塞鼻窦引流,导致鼻窦炎、鼻窦黏液囊肿或脓囊肿,甚至可引起眶内感染或眶内脓肿。
疾病检查:
诊断鼻硬结病的早期易误诊为萎缩性鼻炎、鼻结核、鼻梅毒瘤、咽梅毒病变和恶性肿瘤等。诊断主要结合病理检查、细菌培养和血清补体结合试验,以及临床所见的三期病变常同时存在和地区性等特点。可疑病例需反复取材做病理检查。 活检为诊断的主要依据,Mikulicz细胞和Russel小体为其特征性表现,取鼻分泌物或病变组织混悬液做细菌培养,若找到硬结杆菌可确诊。结节增殖期组织病理切片找到泡沫细胞、品红小体或硬结杆菌可确诊。 血清补体结合试验也具有诊断价值。血清抗硬结杆菌抗体阳性。 内镜、X线检查对喉、气管、支气管病变的诊断有帮助。
疾病治疗:
西医治疗 1.卡他期用链霉素肌内注射,lg/d,总量60-120g;或卡那霉素、利福平、四环素等。 2.硬结期用链霉素配合x线照射,放射总量40-70Gy。金霉素每日1g,分4次口服,总剂量不少于,40g。 3.瘢痕期手术修复、恢复功能。 4.四环素每日500mg,分2次服,可用于各期病变。 5.扩张血管药物以及维生素B族、维生素C等,均对此类患者听力恢复起到一定作用。 6.类固醇激素用于增殖期,减少瘢痕形成。 7.对症处理 ①局部溃疡的对症处理;②必要时行气管切开。 中医辨证论治 萎缩期的病变应以益气养阴为主,方如养阴清肺汤药如玄参、麦冬、生地、桔梗、甘草、生黄芪之类;硬结增殖期当以化痰散结为主,方如消瘰丸药如法夏、玄参、牡蛎、浙贝母、夏枯草、七叶一枝花、土茯苓之类;有溃疡者,酌加银花、蒲公英之类;瘢痕形成期宜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为主,方如桃红四物汤、补阳还五汤之类,药如丹参、三棱、莪术、昆布、海藻之类。因服用金霉素致胃肠反应者,宜益气健脾,开胃进食,可用六君子汤加麦芽、山楂、鸡内金。
预防预后:
【鼻硬结病的病因】 1882年Frisch首次从病灶中分离出鼻硬结杆菌(klebsiellarhinoscleromatis),或称Frisch杆菌,并认为是该病的致病菌,但在以后的动物和人接种中常有失败,故也有不少学者持怀疑态度。也有观点认为,此病是病毒与鼻硬结杆菌共同作用的结果。本病有轻度传染性,但其传染途径不明。